△程红兵
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在一阵又一阵的时尚新潮理论中走过,课程改革前期我们所说的概念(话语)系统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是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是校园文化,是学习型组织,是发展愿景。
课程改革的中期我们所说的是学校课程建设,是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是校本课程,是现代学校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文化。
如今我们所说的是个性化办学,是特色化发展,是精细化管理,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有效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高效课堂。这些概念毫无疑问都为推进教育的改革,都为教育的进步、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样毋庸讳言的是,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都是轰轰烈烈来,一时间几乎是基础教育界万人同语,一段时间之后,或由于其理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或由于实践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并有效贯彻落实,导致教育界长期存在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改变,导致教育实践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于是被慢慢淡化,走向衰落。
究其原因,主要有概念理论本身的原因和教育实践的原因。
从理论本身看,这些理论概念开始都是宏大的,都是抽象的,都是源自大学及其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的,都是教授们、研究员们从学术书斋里传递出来的,他们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真心实意地想改变现实。
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书斋生活,使他们养成了一种职业化的习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一律的宏大,也是一律的空泛,一律的美好,也是一律的空洞,一遇到具体的现实问题他们给不了一线校长、一线教师以具体的、实际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帮助。
从教育实践层面看,当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校长们、老师们被一浪又一浪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潮所冲击,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还没有完全消化一种理论的时候,就被新的理论所冲击。紧跟时尚,是囫囵吞枣;追赶新潮,也是消化不良。
久而久之校长们、教师们养成了一种职业生态,把教育改革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把理论等同于理念,把理念等同于口号,所以现在许多校长、教师张嘴口号,闭口理念,相信这些理念唱多了就自然成为现实,相信口号喊多了现实真的就改变了,成了一种理念崇拜,也是一种口号崇拜。
就像所有教育的时尚理论、先锋概念在中国教育界走过的道路轨迹一样,“学校文化”这一概念也面临着慢慢淡出舞台,慢慢被人遗忘。而最后结果就是不断地概念循环,不断地理论循环,而现实没有多大变化,学校的困境依旧,教育的异化依旧,课改的瓶颈依旧……
改变现状的唯一可能就是:从宏大走向细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概念走向行动,从抽象走向具体
哈佛大学教授塔克森·伦迪警告美国教育界:策略只是文化的早餐,再好的策略都抵不过文化的力量。我认为,概念只是学校文化的躯壳,没有充实的人文价值的教育生活细节即教学细节、教育细节,学校文化便是一个没有灵魂与精神感染力的大的空壳,就像干瘪的谷粒一样。
学校文化建设一线校长更应该关心的什么?我以为,校长更应该经常关心的是:学校给人温暖的是什么?学校让人心寒的是什么?学校留给学生什么记忆?学校留给教师什么回响?……这就是校长的文化自觉。
一线教师更应该关心的是什么?我以为更应该关心的是教育教学的细节,那些有温度的细节、那些有品位的细节、那些有文化的细节,细节构筑了教育,细节组成了教学,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细节组成的,细节由人创造,教育的细节、教学的细节主要是由教师创造的。这就是教师的文化自觉。
校长的文化自觉、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了学校的文化自觉,成就学校的文化。不是口号在讲述理念,而是细节在讲述理念。我们都说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学校的引路人,引路人引什么?在校长心中以什么为荣?毫无疑问我们都会说以学生发展为荣。
我们不妨再追问一下:以学生的什么发展为荣?这也许就是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校长心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不是表现在校长的口号之中,而是透过一些细节、一些话语片段、一些行为就可以判断出来的。
北京十一学校前校长李希贵曾经提到过,某师范大学的校长自豪地说:“我们学校毕业生大都不需要当老师,被分配到省直机关的毕业生位居全省第一。”该校长列举的优秀校友全都是行政干部,多少局级,多少副省级,多少省部级。美国西点军校一位白发教官回答李希贵校长提问“你心目中,谁才是优秀校友?”
这位白发教官心目中优秀的校友既不是当过常春藤盟校校长、又当过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也不是先后担任两届总统的格兰特。而是麦克阿瑟和巴顿才是西点最令人骄傲的校友,因为他们在学校期间出类拔萃的学业成绩和战场上卓越不凡的战功,都不折不扣地诠释了西点精神。学校值得自豪的,应该是那些事实上与自己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友。不是官本位,也不是只有考上重点的高分者。
走进北京市第二中学,你会看到这里有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教师博物馆,一个是学生博物馆。教师博物馆陈列着退休老教师用过的各种教具,有收录机,有留声机,有刻蜡纸的钢板,有学校的钟,有教师备课笔记本,上面写着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教案。
仿佛在向你述说着一代一代的教师在这里辛勤耕耘的故事,那么真切,那么温馨,那么感人……记忆是唯一的回归家园之路,这些物品能够让你产生回忆,带你走进精神家园。
学生博物馆陈列着学生在校期间使用过的物品,有课本,有教师批改过的学生作业簿子,有篮球、排球,学生奖章,还有从1980年至今每个班的毕业照,一个不落。在真诚地展现这所学校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荣的价值思想。
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思想,但价值思想一定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为、附着于语言的内在的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价值思想从终极上思考:你看重什么?你以什么为荣?这些决定你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这些东西无法从校长振振有词的口号上发现,只能从校长的言谈举止、学校的一花一草,学校的墙面布置,教室、实验室、操场,教师的话语行为去发现,从细节中发现真实的价值思想。
宏大的口号变了,细节没变,学校其实还是没变,细节变了,即使宏大的口号没变,学校其实已经变了。不在乎口号,而应该在乎细节,在乎细节就是在乎行动,就是在乎真实。
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不只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教养的传承。
当下课改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教育仍然存在着异化的现象,教育改革遇到了许多大的障碍并没有解除,课程改革出现瓶颈状态,基础教育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教师身上有一种文化性缺失。
课程改革更多地停留在技术、方法、方式上的更新,在技术层面上、工具层面上、模式层面上徘徊,只遵循技术的逻辑、工具的逻辑、形式的逻辑,价值思想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们关注宏大的理念,不关心细节,所以课程改革当然就会出现浅表化、简单化、形式化、口号化的现象。
作者 | 程红兵,金茂学校总校长、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长
来源 | 程红兵教育笔记(ID:Chbjybj)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湖南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