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格乡土人本教育:探索乡村教育新模式



近两年,一所“大山里的未来学校”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一种结合中国乡村需要和乡村儿童特点创建的乡村教育新模式也因此成为聚焦点,吸引着诸多教育人走进大山深处去探访。这所学校就是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田字格实验小学”),学校由上海田字格志愿服务社在2017年受正安县教育局委托创办。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记者多次连线对话田字格实验小学创办者肖诗坚校长,以期深入解读该校正在探索实践的乡土人本教育模式,探寻乡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在困境与希望中坚守的乡村校长们提供可借鉴的启示与经验。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00.jpg


◎反思农村教育困局:如何让教育与乡村孩子产生链接?


记者:据了解,您作为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首届毕业生,既有名校光环,又有留学和创业经历,生活好像也跟乡村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想到去一所乡村小学当校长呢? 

肖诗坚:这主要缘于我一直以来对乡村教育公益事业的热爱。当时我们八三届社会学系的很多人很自然地去研究农村问题,大家觉得农村问题就是社会学问题。即使我后来出国留学,回国后在商业领域不停奔波,农村也从未从我的视野中淡出。关心农村、研究农村一直是我的一个热爱和使命。我从2010年就开始创立田字格助学公益机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助学和支教服务,七年间先后助力了1700余名农村高中贫困生。在乡村教育公益这条路上跌跌撞撞走了十余年后,我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的教育离乡村孩子的生命和生活越来越远,乡村孩子也离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

一方面,城市中心化的教材编排和统一的选拔标准,使得农村孩子在升学竞争中处于弱势。真正走进乡村,我们才发现,教育甚至无法与乡村孩子产生链接——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和学习方法,都是基于城市环境的。另一方面,很多乡村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依然面临就业难、在城市生存难的困境,他们对乡土的依恋渐渐消失,也回不去农村,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当前的乡村教育还暴露出另一些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本土教育资源未被充分挖掘等。乡村振兴对乡村教育提出新的期待,乡村教育却远不能达到预期。

我一直在思考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出路问题,也希望能在乡村学校开展一些教育实验,探索乡村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就这样,2017年2月,我们跟正安县教育局签署协议接手了这所学校,当时学校有71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离异家庭,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08.jpg

记者:基于这些年的实践与思考,您认为当前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您希望办一所什么样的乡村学校? 

肖诗坚:关于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乡村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首先,乡村儿童需要一个温暖温馨像家一样的学校,以填补原生家庭温暖及爱的缺失,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阳光和对未来的希望;其次,乡村儿童需要从自己生活的乡土中汲取生命的力量,找到生存的智慧,学会生活的技能,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支撑他们未来可以自信地“留在大山能生活,走出大山能生存”;最后,乡村儿童需要一个被当作未来国家主人、未来公民被尊重的教育环境,这样无论他们是否是“栋梁之材”,都能成为一个快乐健康、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公民。

第二,乡村教育应该呈现什么样态?在我看来,属于乡村的教育,应该深深扎根于乡土之中,应该在大山里的泥土中“长”出来。《周礼》中说,“以乡之物教万民”,乡土文化衔接乡村儿童的生活,是滋养儿童成长之根基。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于是否能够创造并拥有属于乡村、属于乡村孩子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学习自己家乡的事物之后推及万物万理,让他们在家乡就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 

第三,乡村学校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首先,乡村学校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并扎根在乡土中,当我们谈文化自信时,一定不能丢了乡土文化。其次,乡村学校不再简单是一个学习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乡村孩子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就美好的生活和精彩的生命。最后,乡村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生命力,让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顽强生长;乡村校长要做能够看见人、看见生命的教育,要致力于唤醒每一个生命,不只是跳龙门的鲤鱼,还有许许多多小鱼、小虾、小泥鳅。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12.jpg

 

◎探索乡土人本教育:让乡村孩子回归人本、走向未来


◆ 建设乡土化校园:让学生植根乡土、热爱家乡

记者:您在学校所提出的“乡土人本教育”理念,最初是基于怎样的思考?为了实现这种美好的教育,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肖诗坚:我们2017年就在学校提出了“乡土人本教育”理念,创建了一整套包含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教育体系,希望由此培养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农村子弟。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他们的根就在乡土当中,我们要做的是将乡土的情怀深埋在孩子心里,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由此让自信在心间自然而然地生长。因此,学校从校园建设开始就要有这样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让特色建筑成为“活教材”。在当地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收集村子里的废旧老木头,搭建了富有贵州特色的“古建”,这就有了学校最具特色的木质建筑——立人堂,连廊柱下的柱墩也有200年历史。校园里的石板台阶来自学校的前身——清代嘉庆年间的古庙,我们带领孩子们把古老的石块挖出来,铺在教学楼前,这样孩子们踩上去就能感受到历史、家乡、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15.jpg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让自然环境传递生命的力量。乡村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中,因此,我们给学校起了一个别称——“兴隆植物园”。我们在校园里开设农场,打造百草园,让近百种植物和花鸟虫鱼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引导孩子们不仅认识动植物,了解其生长习性,还要感受它们的内在力量,然后从自然万物中汲取自己生命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要把乡村学校建成乡村孩子的家。我觉得,对乡村学校而言,一间有热水的浴室要比塑胶运动场重要,一日有营养的三餐要比班班通重要,一间温馨的阅览室要比高大上的专业教室重要。当孩子在学校感受到温暖时,他会变得有安全感有自信心,也会觉得学习读书是一件自然且愉快的事。此外,我们还使用富有当地乡土气息的各种东西来制作教具。我们希望让孩子了解并珍视家乡的美,不仅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由内而外生长的自信。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18.jpg

◆ 构建“乡土人本”课程:让学生学会生活、面向未来

记者: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跑道,那么,学校开发实施的“乡土人本”课程体系为乡村孩子提供了怎样的跑道? 

肖诗坚:之所以把乡土人本教育称为乡村教育新模式,就是因为这个模式不仅有理念,还有课程和实践。我们以“生命、自然、乡土及传承”为核心,利用乡村本土资源,从农村学生的经验及生活中提取课程元素,开发构建学校课程,形成了包括基础课、日修课、轴心课、共同生活课、自主修习课、行动与分享课的“5+1”乡土人本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占5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课程,其他为乡土人本教育的特色课程。

“日修课”包括晨礼、晨诵、暮省、每日一训、劳作等每日修炼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坚持每天在仪式感和规律性活动中体会、学习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尚礼仪、懂礼貌、负责任。比如:在“晨礼”仪式前,学生要相互检查是否洗手、洗脸、洗脖子,衣服是否洗干净了,是否整齐穿戴校服佩戴校徽;“每日一训”则是每日诵读古人教诲。“轴心课”包括生命课、乡土课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家乡、敬爱自然,帮助他们了解生命、认识自我。“共同生活课”包括公共事务、校园经营、农耕课等,核心是每周一次的“公共议事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管理,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如“师生能否在教学区域吃零食”等都由全校师生投票表决。“自主修习课”包括木工坊、手工坊等选修课程,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行动与分享课”包括“兴隆大舞台”和期末嘉年华等,主要是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21.jpg


◆ 打破学习边界:让学生增长本领、历练能力

记者:与其他乡村学校不同,田字格实验小学的教学方式很现代,也很有未来感,比如开展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实施起来是否有难度? 

肖诗坚:每次我讲起学校开展的自主研究课,总是会有人问我,说农村小学生能做研究吗?他们能写论文吗?但实际上他们做得非常好。在实施乡土人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突破传统教科书的条条框框,尝试以主题式教学为主,通过跨学科学习,综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谦虚礼让的行为方式,以及关怀他人、关心世界及未来的人文情怀。比如:在乡土课中,我们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从学校徒步去县城的博物馆和米皮店,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培养毅力和协作精神。学生通过博物馆解说员的讲解了解了傩戏、婚礼丧礼文化;在米皮店的具体情境中使用数学知识(解决付账问题),学习米皮制作工艺等。四年来,学校高中低年级分别开展了“大山梦工厂”“兴隆植物乐园”“兴隆的飞禽走兽”“兴隆留守人”“兴隆二十四节气”“大山·家”等多个主题的学习及实践活动。立题-研究-写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强调打开资源边界,让身边的一切都成为乡村孩子的学习资源。学生的课堂可以在博物馆、村委会,可以在茶园、农场,我们也会邀请村民走进课堂给学生讲授农业知识,带领他们去采访留守的老人、村委会的干部等。我们还尝试打破年级界限,通过混龄教学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合作、共同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也学会如何相互帮助。

◆ 营造共建共治的文化:让学生拥有改变世界的自信和勇气


记者:很多走进田字格实验小学的人都说,学校之所以打动人,一方面是因为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种共建共治的文化,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学校如何来实现这样的文化营造?

肖诗坚:我们希望通过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文化,建设一所师生共建、共治的学校。

一方面,学校的每处环境、每个场所、每个角落都是师生共同建设的。“开心农场”里种着白菜、韭菜、葱、萝卜等十余种蔬菜,都是由孩子们亲手栽种、打理的;所有学生每周都要参与劳作,包括运送垃圾、清理门板等;手工作坊的商品都是学生创作的,每一笔收入都用于学校建设和研学活动……另一方面,学校的每一项公共事务也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如“教师不能占用自主学习课”“教师违反校规接受处罚”等提案都在投票中通过;而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则可以通过“学生法庭”来处理解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模拟各种社会形态,在学校里设置了很多志愿岗位,包括勤工俭学岗和志愿岗,让学生尝试扮演他即将成为的社会角色。我们希望学生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可以改变学校甚至改变家乡,并且由此获得在未来改变世界的勇气。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25.png

◎构建乡土人本教育新模式:播下乡村教育创新的火种

记者:乡土人本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其独特价值,但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学校是如何解决师资问题的?

肖诗坚:田字格是从支教做起的公益机构,但我知道支教不是乡村教育改变的根本之计,乡村教育最终还是要靠乡村教师来改变。所以,在创建和实践乡土人本教育新模式时,我们也一直在一个重要方向上探索,即如何让课程可复制可普及、如何让乡村教师可以教授乡土人本课程。为此,田字格公益成立了研发部及推动部,研发部的工作主要是将田字格“5+1”课程中的特色课如乡土课开发出乡村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的教案等课程包,推动部则是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并推广乡土人本教育课程。

2020年,田字格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及正安县教育局联合推出“乡土村小”项目,已在正安县25所村小推广乡土课及日修课,2021年秋季这个项目将覆盖50所村小的3000名孩子。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实施“种籽教师”计划,对全县村小上百名教师及校长开展培训,希望以此点燃乡村教师的教育热情,让乡村教师感受到新的教学形式带来的冲击与力量,让更多乡村教师的价值被尊重被发掘,由此播下乡村教育创新的火种。

记者:目前学校的发展状况如何?您对学校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肖诗坚:学校目前在校生人数没有大幅减少,还接收了从县城转来的学生。2020年,学校多了18个从县城“回流”的孩子。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乡土人本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知道,乡镇化和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定是一个去乡村化、丢失乡土文化、让一间间村小消亡的过程。城市化、乡镇化不应该以放弃乡土为代价。中央提出要振兴乡村,关键是要把乡村的根留住,而村小就是乡村的根。没有孩子的村庄是没有希望的村庄,没有学校的村庄是没有未来的村庄。小的方面,2021年,田字格将继续做“村庄中的学校”,让学校与村庄建立更多的链接,让村庄因为学校“活”起来。大的方面,我认为,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国家给乡村教育另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尝试建设乡村教育的试点特区,鼓励乡村教育探索与创新,兴办有爱有温暖的乡村学校,开设适合乡村孩子成长的课程,包括农耕课程、自然课程、乡土课程、生命课程等,实施更乡土更人性更有生命力的富有特色的乡村教育,培养乡村孩子的自信和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

乡土人本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完善及推广是一个漫长的目标,它需要接力式的努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田字格,越来越多的“种籽教师”将成为乡村教育的希望;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坚持与付出,让更多乡村教师充满热情和骄傲地走进教室,让更多农村子弟昂首步入未来。

微信图片_20210303153129.jpg


(本文作者系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2期 · 本刊视点

文章原题:田字格教育:探索乡土人本教育新模式——对话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